新闻中心news
马拉松
“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”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3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切普科奇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摘得桂冠,本届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更成为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交融的典范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秋日激情
清晨6时30分,天安门广场已人头攒动,参赛选手们在晨曦中热身,现场观众挥舞国旗,为选手加油助威,北京市市长在开幕式上致辞,强调马拉松是展示城市活力与体育精神的重要窗口,7时整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如潮水般涌过起点,途经长安街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景观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广场。
今年的赛道设计兼顾竞技性与观赏性,沿途设置了20余个补给站和医疗点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,组委会首次引入“绿色马拉松”理念,采用可降解物料和电子号码布,减少赛事对环境的影响。
国际顶尖选手对决,纪录屡被刷新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的塔德塞·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,半程时已拉开与第二集团的距离,他以2小时05分32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升了28秒,赛后采访中,塔德塞表示:“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理想,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
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,肯尼亚名将切普科奇在最后5公里发力,反超埃塞俄比亚选手阿亚娜,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夺冠,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6分11秒获得第四名,创下国内女子选手近年来的最佳战绩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大众跑者彰显体育精神
尽管国际选手包揽前三,中国业余跑者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来自山东的教师李文以2小时35分完成比赛,成为国内男子组第一名,他表示:“马拉松是超越自我的过程,成绩只是其次。”本届赛事特设“公益跑”方阵,500名跑者通过参赛为偏远地区儿童筹集体育器材,彰显了赛事的社会价值。
值得一提的是,76岁的退休医生王建国以5小时12分完赛,成为本届赛事最年长完赛者。“跑步让我保持年轻的心态,”他笑着说,“明年我还要来!”
赛事保障与科技赋能
为确保赛事安全,组委会联合公安、医疗等部门投入超1.2万名工作人员,沿途部署50辆救护车和200名急救跑者,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应用于选手实时监测,通过佩戴的芯片追踪心率与步频,及时预警潜在健康风险爱游戏在线。
赛事通过5G直播向全球观众呈现精彩画面,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次,国际田联官员评价:“北京马拉松的组织水平堪称世界典范。”
马拉松经济带动城市发展
赛事期间,北京酒店、餐饮、旅游等行业迎来消费高峰,数据显示,马拉松周末为当地经济带来超15亿元收入,参赛选手家属团和观赛游客挤满热门景点,部分商家推出“跑者折扣”,进一步拉动了消费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表示,未来将围绕马拉松打造系列衍生赛事,如亲子跑、夜间跑等,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。
奔跑的力量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,更成为连接城市与世界的纽带,从职业选手的突破到大众跑者的坚持,每个人都在用脚步诠释“永不放弃”的体育精神,正如赛事口号所言:“奔跑,让城市更有温度。”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