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news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 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金秋十月,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事——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,10月15日上午7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沿着长安街一路向西,开启了42.195公里的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和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18秒和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延续了该国在长跑项目上的统治地位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继2019年后首次恢复全规模举办,组委会数据显示,今年共有超过12万人报名,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选手参赛,其中包括来自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200余名精英运动员,赛事还吸引了包括残障跑者在内的多元化群体参与,体现了“全民健身”的理念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,更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,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赛事服务,确保选手在安全、舒适的环境中挑战自我。”
赛道设计凸显古都风貌 选手点赞组织服务
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,终点为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,沿途观众热情高涨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来自上海的业余跑者王先生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每次都能感受到北京独特的文化氛围,尤其是跑过故宫角楼时,那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感觉非常震撼。”
赛事服务方面,组委会设立了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胶、香蕉等物资,并配备500名医疗志愿者和40辆救护车,首次引入的“智能手环”系统实时监测选手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为突发情况提供预警。
非洲军团表现强势 中国选手稳步提升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,最终以2小时06分18秒夺冠,这一成绩距离赛会纪录仅差12秒,女子组方面,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凭借后半程的稳定发挥,以2小时22分45秒摘金。
中国选手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男子组中,云南名将董国建以2小时11分33秒获得第八名,创下中国选手近五年最佳战绩;女子组小将张新艳则以2小时28分16秒位列第五,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国家田径队教练赛后表示:“我们看到了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,但也证明了科学训练的成效,未来将继续加强后备人才培养。”
业余跑者诠释马拉松精神 暖心故事频现
除了专业选手的激烈竞争,业余跑者的故事同样感人,67岁的退休教师李阿姨以5小时30分完成比赛,她告诉记者:aiyouxi“跑步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,明年还要来!”一对身着婚纱礼服的情侣跑者成为全场焦点,他们用这种方式纪念相识五周年,引得观众纷纷拍照祝福。
环保也是本届赛事的亮点之一,组委会通过可降解号码布、电子证书等措施减少碳排放,并号召选手“无痕参赛”,据统计,赛后垃圾量同比减少30%,展现了大型赛事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。
展望未来:马拉松经济助推城市发展
随着马拉松热潮持续升温,赛事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,据统计,本届北马为北京带来超过5亿元的旅游、餐饮、住宿等消费收入,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探索“体育+文化+旅游”的深度融合模式,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赛事品牌。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掌声与欢呼中落下帷幕,但马拉松精神永不止步,无论是职业选手的拼搏,还是业余跑者的坚持,都诠释了“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”的体育真谛,明年的赛道,我们再见!